发布时间:2025-07-07
浏览次数:21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今日小暑,盛夏的序章正式奏响。蝉鸣聒噪,热浪翻涌,空气中弥漫着闷热与潮湿的气息。
小暑时节, 你的情绪是否也亮起了“高温预警”? 烦躁易怒,一点就着: 高温如同无形的压力锅,耐心似乎被蒸发,小事也容易引发无名火。 疲惫困倦,提不起劲: 闷热消耗着能量,总觉得睡不够,精神萎靡,对事物兴趣缺缺。 入睡困难,辗转反侧: 夜间余热未散,心绪不宁,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或睡眠浅、多梦。 焦虑不安,心神不宁: 持续的闷热让人坐立不安,心头仿佛压着石头,莫名担忧未来。 旧疾波动,更需关注: 对于原本就有焦虑、抑郁或双相情感障碍的朋友,小暑的高温高湿可能成为症状波动的诱因,需要格外留意自身状态变化。 别担心! 这份“心灵消暑套餐”助你安稳度夏! 身体“凉”下来,心才静 充足睡眠是基石: 争取晚上11点前入睡。使用空调、风扇、凉席等营造舒适凉爽的睡眠环境。若入睡困难,试试温水泡脚或听轻柔音乐助眠。 饮食清淡多补水: 多吃瓜果蔬菜(冬瓜、黄瓜、西瓜、绿豆汤等),少吃油腻辛辣。足量饮水(温开水最佳)至关重要,脱水会显著影响情绪和认知功能。 避开烈日巧出行: 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尽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戴遮阳帽、太阳镜,使用防晒霜,选择阴凉处行走。 适度运动选早晚: 清晨或傍晚进行散步、太极、瑜伽等舒缓运动,既能活动筋骨,又不至于过度消耗。 心灵“静”下来,暑自消 给情绪一个“出口”: 感到烦躁时,别憋着!尝试深呼吸(吸气4秒,屏息4秒,呼气6秒,重复几次)、暂时离开刺激环境、写写心情日记,或向信任的人倾诉。 主动创造“清凉感”: 听舒缓的流水声、海浪声自然音乐;在手腕或颈部轻拍清凉水雾;想象自己身处清凉溪边或森林。小小的感官调节,能有效安抚燥热的心绪。 保持适度社交连接: 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即使只是简短问候。但也要尊重自己需要独处恢复精力的需求,平衡社交与独处,是维持心理能量的关键。 暑热是季节的呼吸,心绪亦有潮汐。 不必苛责那偶尔的烦闷与倦意,它们如同夏日的云,终会飘移。 请记得,呵护心灵的清凉,与消解身体的暑气同样重要。 我们愿以专业与温度,陪伴您穿越这季的喧嚣,回归内心的安宁与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