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医校社携手 呵护心灵 ——青少年心理健康医校社合作座谈会在我院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5-03-14

浏览次数:287


3月14日,巩义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站长冯巧敏、副站长李宇珊一行5人莅临我院就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医校社合作工作展开交流,郑州市心理卫生协会会长刘慧瀛,秘书长刘常亮,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建民,党委专职副书记王珩,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和医疗专家参与座谈。会议由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副院长高伟主持。






座谈会上,刘建民介绍了我院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12356心理援助热线等领域的工作开展情况和“医校社”合作取得的成效。他表示,目前我院已与各级教育部门展开合作,协助开展学生心理筛查、危机干预、健康科普等工作,服务范围已覆盖省内兰考、郑州、开封、商丘等8个地级市19个县区。与郑州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科研团队联合研发“阳光心灵”心理健康APP,与郑州市37所中小学和45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筛查和畅通学生心理健康“绿色通道”。同时,依托蜻蜓FM建设科普平台,开通“阳光心灵空间”微信官方公众号,开展“阳光心灵”系列心理健康讲座和开通儿童青少年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等,不断为青少年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


刘慧瀛从学校角度系统阐述了郑州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及发展路径,为今后医校社合作提供了方向和思路。她指出,当前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主要表现为焦虑情绪、人际敏感和学业压力等问题,这一现状既折射出新时代青少年成长面临的共性挑战,郑州市心理卫生协会在解决这些问题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中有着不可或缺的枢纽作用和专业力量。她表示,协会在医校社合作中,针对学生和教师的心理问题和个案困扰可以提供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的专业培训,同时依托市八院的优质资源,建立青少年心理问题绿色转诊通道,实现从校园筛查到专业诊疗的无缝衔接,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冯巧敏在座谈会上系统汇报了县域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工作情况和创新实践,着重剖析了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开展中存在的瓶颈和困惑,如学生心理问题难以发现,基层专业力量薄弱,部分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等。



巩义市学校代表也从学校实际工作出发提出了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表示希望可以获得心理卫生协会和医院的专业支持与帮助。专家团队针对提出的困惑和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从多角度给予了工作开展方法和建议。



会后,冯巧敏一行5人现场参观了我院12356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中心,了解热线运行情况、服务流程,亲身体验了在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后的“人工智能+心理服务”工作模式。一行人纷纷表示“12356”接入DeepSeek大模型,接线员的共情力加AI精准力双核服务,不仅能够依靠接线员自身的丰富经验和同理心给予倾听和支持,还能借助AI力量,确保所提供的建议更加科学、准确,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服务效能,有效缩短从识别到援助的时间差,争分夺秒为来电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医校社合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通过医校社三方的紧密合作,未来将形成更加系统化、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保障,进一步为全市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和谐、充满关爱的成长环境。